根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现年69岁的印尼老人萨迪曼经过24年的不懈努力,将贫瘠的山地变成了富饶的绿洲,还使当地村民重新用上了干净的泉水。萨迪曼成为了村民眼中的“生态战士”,而他的故事在流传中也带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根据路透社报道,24年前印尼中爪哇省发生了一起山火,山火让这片偏远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干旱,河流和湖泊也开始逐渐干涸。45岁的萨迪曼认识到,只有植树造林才能保住水源。为了保住水源,萨迪曼开始了植树造林的漫长旅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刚开始的时候,没人知道未来怎样,是萨迪曼不忘初心的坚持为他打开了成功的的大门。村里的人嘲笑他,觉得他已经疯了。如果这时萨迪曼因为周围的声音质疑自己,或是放弃了自己的坚持,那么萨迪曼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而不是现在全球知名的“生态战士”。但萨迪曼老人没有因为其他人的影响而动摇,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改变了原本一年只有一次收成的情况,如今因为水源充足,农民一年可以收成两到三次。萨迪曼老人也因此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生态战士”而受到尊敬。
积少成多,放眼未来在中国古代作品《劝学》中有这样一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也就得不到最终丰硕的果实。24年前,萨迪曼老人开启了植树之路,通过一颗一颗的栽培,让原本公顷因为山火一片荒芜的土地,成为了今天的绿树青山。在萨迪曼老人的坚持下,保住了村民赖以为生的水源。旱地变良田,良田护水源,因为他带来的干净用水可以养活几个村庄的人。
转变思维,持续发展萨迪曼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将植树作为自己的事业,在没有庞大的资产也没有人们的支持的情况下,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来购买树苗,于是他采用了易货交易的办法,用自家的山羊换取了树苗。由此开启了长达24年的植树之路。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维,在手中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放弃或者停滞,而萨迪曼老人的易货思维让这阻碍了无数人的难题不再是问题。这便是萨迪曼老人的思维方式,当没有金钱来完成交易,那就选择跳过金钱的交易。除了种树,萨迪曼还种植丁香花和菠萝蜜等植物,出售这些植物或者以货易货的形式来保证可以继续种树,而这种方式便是萨迪曼植树事业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