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滇西是美食秘境,那么保山就是其中的

要说云南省保山市,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的确,相比起东边的邻居大理,保山不够有名。其实丽江和保山到大理的公路距离差不多,但保山的名头不够响亮,再加上交通不及丽江便利,游客到大理后一般往西北去丽江,很少会一路向西探索这座不知名边境小城。反而是保山代管的县级市腾冲,因顺和古镇、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而名声在外。

为什么说保山是宝藏之城?

从昆明出发向西去,一路经过楚雄、大理、保山、德宏,因自然环境变化及多民族混居的原因,风土人情跟其他地方很是不同。美食导演陈晓卿带团队到德宏拍摄《风味人间》,用镜头揭开了滇西美食秘境的面纱,保山就是这片秘境中的宝藏,鲜为人知又极富内涵。

黑河腾冲线(或胡焕庸线)将中国大陆版图分为:东南人口密集区与西北人口稀少区两个部分,这条地理上的假想分界线以腾冲为终点,也将保山分成了两个部分。保山市东边物产丰富,还曾有“滇西粮仓”的美誉;西边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多千米,是古代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但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得天独厚的地理再加历史人文的积淀,共同造就了保山丰富多样的美食。

保山市辖区山地面积占到90%以上,在山里除了泡温泉、开采南红玛瑙和黄龙玉,少不了把山珍端上餐桌。每年夏季都会有云南人吃毒蘑菇“见小人”的新闻上热搜,各种各样的野生食用菌,保山当然不缺。不过相比起来,保山人还是更喜欢吃肉,吃得最多的当属便宜实惠又美味的猪肉。

山猪就用山里的做法

生活于怒江东岸山谷中的施甸县布朗族,还保留着散养猪的习惯。山里的猪不吃饲料,都用粮食喂养,且在山间活动自由,生长周期长,肉质紧实,肥而不腻。每逢年底,杀了年猪后施甸人的餐桌上就少不了水腌菜拌生肉、凉拌火烧皮、白肉片蘸猪血这三样菜。水腌菜是用当地油菜花腌制的,经过发酵的腌菜味道酸爽,汁水还可以拿来当作烤肉的蘸料。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吃法过去生猛,其实这些是施甸人待客用的,不敢尝也无所谓,日常还是蒜苗炒猪肝、蒜苗炒瘦肉这样的家常菜作为担当。而且在保山人看来,施甸的做法还算文雅了,隔壁龙陵县的傈僳族做猪血炝肉(当地人说“旺子烩猪肉”),才让人望而却步。旺子就是猪血,做这道菜必须现杀猪、现取血,只能用猪硬肋和三线肉,猪肉煮到半熟,然后与猪腔血一起烩,一片肉足有一两,看起来又肥,让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有些豪爽的山民会坚持让你尝尝,若大胆尝一口,或许会发现肉香浓郁并不油腻,口感细嫩爽滑,吃一块都不成问题。

水腌菜拌生肉

历史名城腾冲的吃法则是大薄片,这是茶马古道上赶马帮的人发明的美味,将煮好的猪耳朵、猪头肉切成薄片,特点是肉片要大且薄如纸,成菜肉脆嫩、皮筋韧。据说刀工好的厨师,一块猪耳朵能片成26片,贴墙上都不会掉,是种粗犷中又带着精致的做法。

保山是火瓢牛肉的老家

山里劳作辛苦,用不了现代化机械,牛是最好的帮手,所以牛肉是除猪肉外保山人吃得最多的肉食。昆明街上有很多卖“铜瓢牛肉”的店,它的老家就在保山,而且最正宗的是“火瓢牛肉”。

创始人张信宗是保山金鸡乡的农民,早些年他家没有煤气和电磁炉,用老式风炉烧炭火,煮牛肉用的是带长柄的红铜锅,偶然被采风的美食家发现,并收录进《保山美食风情》,这种吃法就火了。张信宗也是非常有商业头脑,赶紧把“火瓢牛肉”这个名字注册成商标,没有商标使用权的商家只得取名为“铜瓢牛肉”了。

这种近似于铜锅牛肉火锅的吃法,风味的秘诀在于要用高黎贡山的黄牛肉,若用水牛肉替代味道就差多了,个人觉得名字倒不关键。

丰富多样的小吃

复杂的地形及多样的民族,反应在小吃上就是种类非常丰富。有的是节日特供,比如隆阳区人在清明时,会将新鲜蚕豆舂碎,再将老茴香剁碎,和着糯米粉做成蚕豆圆子;龙陵人则是摘彩色的染饭花,做成好看又好吃的染饭花粑粑。

至于寻常的日子里,大救驾、下村豆粉、干腌菜、头脑、稀豆粉、炒面渣这些都是不限量供应的小吃。还有,保山盛产芒果、火龙果、菠萝蜜等热带水果,小吃配水果,越吃越有。

最后,还是要提醒,生食猪肉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虽然这是种传统,或许在今天需要改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