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卫视,更多精彩等你看!
“春天的芒果,初夏的荔枝,紧接着龙眼、红毛丹又来了,进入秋天,百香果、火龙果飘香,哪怕是隆冬时节,海南的哈密瓜、西瓜也能不断上市,更有那一年四季都可见到的标志性的椰子……
”海南岛
满足了全国人民
对于热带水果的想象
而历史上的海南水果
多处于自然生长的野生状态
品种单纯,产量也很低
即便如此
也挡不住古人对“水果自由”的向往
纵观历史
古代水果“带货主播”
用自身经历“开播”
用才华为“爱果”代言
成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带货文案”
荔枝
剥开红艳的果皮
咬破莹白如玉的果肉
甜润的汁水满溢口腔
一口满足对夏日的所有期待
一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传响至今
然而荔枝带货文人
不止苏东坡一位
资料图:海口永兴镇羊山腹地的荔枝王荔枝。记者刘孙谋摄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张九龄
曾特意写了一篇《荔枝赋》
诗圣杜甫则写出了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名句
在唐代众诗人中
推广荔枝最积极的当属白居易
他专门请画师绘制了一幅《荔枝图》
并亲自作序,四处“科普”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这份古早保质期说明书
便出自白乐天的手笔
资料图:荔枝图。(毛迪)后来,大家开始不满足于
“一骑红尘”的配货速度
甚至不远万里“打卡”荔园
一边赏荔枝林,一边尝鲜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曹松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龙眼
“北有人参,南有龙眼”
但相较于荔枝的待遇
龙眼可以说是差了一点
古人将龙眼称为“荔枝奴”
但后人总为龙眼抱不平
宋代谪琼名臣李光
就曾作诗一首,为龙眼打call《文昌陈令寄龙眼甚富》
李光
不羡蒲萄马乳寒,品流须着荔支间。
幽人顿觉空囊富,合浦明珠一夜还。
资料图:龙眼。(方君璧)
在明代诗人李孔修看来
人们对荔枝的偏爱
着实委屈了龙眼
《咏龙眼》
李孔修
封皮酿蜜水晶寒,入口香生露未乾。
本与荔枝同一味,当时何不进长安。
椰子
说到海南
就不得不提到椰子
椰子什么时候出现在海南
已无法考证
但它的形象确实很早
就出现在了古人的诗文当中
资料图:《硕果累累》。(陈德雄)中国最早提及椰子的文献
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其中写道
“沙棠栎槠,华枫枰栌,
留落胥邪,仁频并闾……”
胥邪即是椰子
唐代沈佺期
不仅对椰子树
来了一波清新的夸赞
还以椰子自况
纾解怀才不遇的烦闷《椰子树》
沈佺期
日南椰子树,香袅出风尘。
丛生调木首,圆实槟榔身。
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
不及涂林果,移根随汉臣。
海南文人雅士
也写过不少咏椰诗
最为出名的
属丘濬写过的《椰林挺秀》《椰林挺秀》
丘濬
千树榔椰食素封,穹林遥望碧重重。
腾空直上龙腰细,映日轻摇凤尾松。
山雨来时青霭合,火云张处翠荫浓,
醉来笑吸琼浆味,不数仙家五粒松。
菠萝蜜
菠萝蜜原名波罗蜜
是水果界的“进口货”
它闻着香气逼人
吃起来甘甜爽口
一口下去,满满都是热带风情
资料图:菠萝蜜。(陈永锵)在唐代
海南已经开始种植菠萝蜜
唐代僧人鉴真东渡时
便在海南岛见过菠萝蜜
“又有波罗捺树,大如冬瓜,树似槟植。”
到了明代
菠萝蜜已广泛分布于海南
而当时的海南人
对菠萝蜜的吃法也颇有心得
明代海南著名诗人
王佐的一首诗为证
《波罗蜜》(节选)
王佐
霜刀分黄金,入口来聚首。
老稚各满量,弃核收升斗。
濯香炒其核,比栗犹可口。
下惠食饴美,思以养黄耇。
杨桃
水果界的“进口货”
除了菠萝蜜,还有一位
杨桃,也称洋桃
据清代咸丰《琼山县志》记载
↓↓↓
“洋桃,种自大洋来,有甜、酸二种,树高二三丈,花红色,实五瓣,然亦有六瓣、七瓣者。始产闽中,今琼地亦处处有之。”
资料图:杨桃。(王影)
对这种好吃又好看的“星星果”
南宋诗人辛弃疾
也是爱得不行
甚至和“顶流”荔枝不相上下《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辛弃疾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
杨桃不仅果实好看
开的花也是一道美景
“花发缠交碧玉枝,疏风时复露胭脂”
明代海南名士钟芳
就曾折服于这片姹紫嫣红
资料图:杨桃花。看了这些千百年前的“带货文案”
你是不是也想
马上炫一口海南的水果呢?
来源:南海网、海南周刊、南方周末、新华社新海南世界眼
家国情
潮流范海南卫视带你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