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怀两胎都是妊娠期糖尿病。
怀第一胎时,是什么都不懂,也没注意饮食,导致孕二十四做糖耐时,被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帽子,然后开始每天七次的扎手指测血糖,记录饮食,记录体重,一周去一趟妇幼保健院的营养门诊,让医生评估。
三年后,怀第二胎时,尽管我从孕早期就开始注意饮食,还是没躲过孕二十四周的糖耐检查,再一次被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帽子。
其实妊娠期糖尿病,也没那么可怕,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控制饮食就能控制血糖,并且生产后都能恢复正常。分享一下我当时在妇幼保健院上的营养课。
首先主食不能吃得太精,应该换成杂粮,即粗粮和大米以1:1搭配。早餐可以是生重为50g的杂豆粥(25g红豆:25g大米),午餐和晚餐按身高进行饮食,cm—cm、cm—cm、cm以上可分别进食生重为60g—65g、70g—75g、80g的杂粮饭。粗粮可以是红豆、糙米、小米、玉米糁、荞麦等,推荐红豆,因为红豆的血糖反应比较低。
至于主食是否能吃面条,在血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杂粮面,如荞麦面、玉米面、意大利面等,而且要注意面条的成分,粗粮的比例得占到50%左右,一般这样的面条口感不太好,可能不太好接受。
但是,像烧饼、油条、蛋糕、饼干、面包,以及糍粑、粽子、年糕之类糯米制品的主食,是绝对不能碰的。如果孕期刚好遇到过年过节,那就只能暂时牺牲口福咯。
然后蔬菜每天能吃g以上,最好是选择2—3种蔬菜,以绿叶蔬菜为主,可占2/3,其他蔬菜占1/3,不要选择富含淀粉的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百合、茭白等,也不要选择含糖量高的蔬菜,如南瓜、胡萝卜、洋葱等。
蔬菜的烹饪方式,要采用少油烹饪,可采用清蒸、水煮、凉拌,不采用煎、炸等用油量多的烹饪方式。
要保证孕期营养均衡,每天要摄入适量的鱼禽肉蛋。
首先蛋类,每天可摄入60g,大概是1个鸡蛋或者鸭蛋,也可以是3个鸽子蛋,或者6个鹌鹑蛋。
然后鱼肉g,带壳贝类g,肉60g—80g,豆制品的话,按品种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嫩豆腐g、老豆腐g、豆干50g、腐竹20g、豆浆mL。
值得注意的是,肉类不要选择香肠、午餐肉、叉烧等加工肉类,选择精瘦肉,不选择带皮和带骨的肉,烹饪方式用炖、煮、蒸代替煎、炸、炒,切记不能喝长时间炖煮的肉汤,因为肉汤里油脂含量特别高。
那么妊娠期糖尿病,是不是完全不能吃水果呢?在血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进食水果,但每天不能超过g,大概就是一个拳头那么大。可以选择苹果、梨子、桃子、柚子、李子、杏、猕猴桃、草莓、橙子、橘子等血糖反应低的水果,不吃榴莲、菠萝蜜、荔枝、龙眼、葡萄、冬枣、香蕉、百香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或血糖反应高的水果。水果应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用。
每天要保证mL奶,可分两次摄入。乳糖不耐受的可以选择无糖酸奶,血脂、胆固醇高的可以选择低脂或者脱脂牛奶,不推荐孕妇奶粉。牛奶应搭配玉米、燕麦等粗粮主食,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
妊娠期糖尿病,应减少油脂的摄入量,每天的烹调油不能超过20g,约等于两勺。这就是前文提到的菜肴烹饪方法,为什么要以炖、煮、蒸、拌代替煎、炸、炒,减少油脂摄入。油脂应选择植物油脂,不用动物油脂。
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准备一个血糖仪,花一周时间,每天测七次血糖,分别是三餐前半个小时、三餐后两个小时、夜间,餐后两小时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的两个小时,夜间大概是凌晨零点至三点,并记录血糖情况和每天的空腹体重。空腹和夜间血糖保证在3.3mmol/L—5.3mmol/L,餐后血糖保证在4.4mmol/L—6.7mmol/L。如果血糖过低或过高要及时调整饮食,如果一周体重不增或者反降,就需要咨询医生,进行饮食调整。血糖稳定之后,可以只测空腹和三餐后的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月子期间也要注意清淡饮食,并在产后42天复查糖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