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猎人的冒险热带雨林找奇珍异果,曾因吃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201/4570037.html

每年6-9月都是杨晓洋最繁忙的时候。东南亚热带雨林的水果进入果期,他必须抓紧时间去寻找那些有潜力进入市民果盘,或者即将消失的水果。

从年立志做一名“水果猎人”开始,他几乎跑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重要的雨林,找到的水果也千奇百怪:毛线团一样的香菠萝蜜、穿山甲一样的野生蛇皮果、传说能让人放屁都有紫罗兰香味的香波果、能化酸味为甜味的仙蜜果、甜度是蔗糖三千倍的翅果竹芋……

▲杨晓洋受访者供图

品尝奇珍异果很美好,但之前寻找的过程却很艰险。在雨林深处,杨晓洋遇到过鳄鱼、蟒蛇、云豹、熊,也因为误吃水果严重过敏。最近,他将自己找到的多种水果进行整理,配上照片和猎寻水果的经历出了一本书。

他希望该书能打破人与植物间的无形冰墙,将这些奇妙的水果和基因保存下来。

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文采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这部著作能使国人了解我国东南热带邻国的水果,同时还能学到不少知识。

生活围着水果转

在马来西亚沙巴的Kinabatangan河岸,红树林密集,杨晓洋和当地导游驾驶小船,穿梭其中。跟随纪录片《水果传》的镜头,他要去寻找一种长相奇特的水椰子。

最终,他们在当地居民的指导下,从一条河道下游漂浮的水椰子胚芽,逆流而上,找到了大片的水椰林。因为生长在入海口的红树林外围,常年与凶猛海水搏斗,水椰子锻造出盔甲般的坚硬外壳。

▲水椰林受访者供图

水椰子“坚硬的外壳和柔软的内心”让杨晓洋不可思议,“劈开水椰子,你发现果实像天然的果冻布丁一样,很软。”每次吃到新奇的水果,杨晓洋都特别兴奋,“那种惊喜和兴奋很难用语言描述。”

▲水椰子受访者供图

东南亚热带雨林常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杨晓洋是这片雨林的常客,每年都会往返很多次。他想对东南亚水果进行系统梳理,将自己在舌尖品尝到的惊喜分享出来,希望未来这些水果能走进人们的果盘。

成为水果猎人后,杨晓洋的生活基本是围绕水果转。每种水果生长环境和成熟时间不同,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当地朋友一给他发来关于水果的信息,他就会立刻启程前往。白跑一趟是常有的事。当地变化多端的天气,加上信息的不准确,他经常赶到当地,水果已经没了。

除了路途的艰辛,寻猎水果之旅也会出现很多危险。雨林深处,杨晓洋遇到过鳄鱼、蟒蛇、云豹、熊。但他认为最可怕的不是动物,而是在野外遇到人。“对方背着猎枪,他不知道你要做什么。”杨晓洋说,每次到达少数民族部落附近,他都异常小心,生怕被当作入侵者抓起来。

“囧途”和严重过敏

在杨晓洋印象中,寻找香波果的过程最为难忘,堪称“囧途”。香波果是他猎寻清单中最重要的水果之一,传说吃了它,浑身都是香的,连流汗、小便、放屁都有股淡淡的紫罗兰香。杨晓洋好奇不已,为此专门去了爪哇岛。

从新加坡出发抵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机场,又转火车,再转汽车到达目的地附近城市。途中,他先是被黑车司机骗了钱,然后信用卡因为异地取现被冻结,想住酒店发现对方不收异地货币,最后只能用很少现金(约70元人民币)生活了一天两夜。

▲香波果受访者供图

每次无论路途多折腾,都会在品尝到水果的那一刻被冲淡。杨晓洋说,香波果香气迷人,果香像芒果,又有点像菠萝,吃完后整个人感觉轻飘飘的。为了验证香波果的“传说”,他特地留意自己的汗味,进行有规律的排尿,但是最终发现并没有香味。

品尝稀有水果会带来惊喜,也可能带来“灾难”。杨晓洋就因此遭遇过一次严重过敏。年,他跟随世界番荔枝科小组去野外寻找瓜馥木,找到后专家们开始品尝瓜馥木,杨晓洋见状,也吃了一个。不到10分钟,他身体出现了不良反应,说不出话来,嗓子像是被刺扎了一样难受。

▲瓜馥木受访者供图

在大家帮助下,杨晓洋疯狂灌水漱口,最后被救了过来。后来,他才知道只有部分体质的人对瓜馥木敏感,他周围的人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件事情给杨晓洋很多警示,他不敢再随意吃找到的陌生水果。

杨晓洋介绍,很多水果有两副面孔,牙买加的咸鱼果,它在果实成熟裂开前有剧毒,吃一个就能把人毒死,但是在果实成熟裂开后,它的果肉很香甜,牙买加就拿这种水果跟咸鱼一起做菜。

儿时梦想与植物达人

年,杨晓洋出生于河南安阳。在农村长大的他,对植物有特殊的情感。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羊,他经常观察野花、野草的生长,“就是默默的看着它,我就感觉和它们在交流。”

杨晓洋经常将各种野草野花挖回家种,甚至号召村里年龄相仿的男孩进行种野花比赛。那段时间,家里的院子、楼梯都被他种满了野花。父母搞不懂,漫山遍野的野草,怎么会如此吸引儿子。

杨晓洋说小时候的北方农村,水果品种单一,谁家吃一次南方水果,他都特别羡慕。他喜欢吃一种香蕉,他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哪一天可以吃香蕉吃到饱。

高考之后,他放弃就读郑州大学化学系,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去了新加坡一所大学。原本学习精密制造工程的他和植物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求学期间长时间的接触植物,他基本成了“半个植物达人”。

他走遍了新加坡的自然保护区,用单反记录看到的新奇植物。他说经粗略整理,他那几年拍摄的植物照片,达30万张,能初步鉴定出来的物种多达多种。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他开始前往新加坡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求教,更系统地学习植物分类学知识。同时,他在网络上创建了“植物达人”团队,以及“书生植物分类群”,将自己看到的奇妙植物,与更多的人分享,在植物分类爱好者与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投入植物引种保育事业

年,新加坡因为周边国家的非法“烧芭”,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烟霾灾害。这件事影响了很多居民的生活,也影响了杨晓洋对环境保护的看法。杨晓洋说,印度尼西亚有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有很多尚未被发掘的植物资源。“那些被烧掉的山上,说不定就有特别的物种。不止是烧了一座山,也烧了很多未来的可能性。”

烟霾灾害后,杨晓洋辞去新加坡一家精密制造公司的稳定工作,入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决心投入到植物引种保育事业。期间,朋友送给他一本《水果猎人》的书,开启了他对水果的认知。

▲杨晓洋受访者供图

杨晓洋对水果猎人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后来,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找到他,想请“书生植物分类群”的植物达人写一系列原创植物科普书,杨晓洋以此为契机开启了水果猎人之旅。

经过几年的寻找,杨晓洋将自己找到的多种水果进行整理,选出37种水果,配上照片和自己寻找的经历出了一本书《东南亚水果猎人》。该书以他对水果“猎寻”认知过程为主线,将这些水果不为人知的部分展现出来,每个小结开头,杨晓洋特意设置了一个小档案,介绍它的学名、科属、中文名、主要特征、产地等信息。

他希望这本书能打破人与植物间的无形冰墙,将这些奇妙的水果和基因保存下来。

爱折腾的科普工作者

纪录片《水果传》第二集讲述了两位水果猎人的故事:一位是寻找水椰子的杨晓洋,一位是寻找非洲竹芋果实的柯优庆。

▲纪录片《水果传》截图

《水果传》是由云集将来传媒有限公司和安徽卫视联合出品的一部以水果为主题人文自然类纪录片。在总导演苏蕾看来,水果猎人们探寻的水果,都是还未进入人类庞大销售市场的品种,它们保持原生态的模样和滋味,隐藏着来自久远的生命密码。

苏蕾说,水果猎人运用知识和热情,发掘其中富有潜力的品种,进行栽种培育,这类似于人类最初与水果的互动。“某一品种获得人类的喜爱,就有机会被人工种植繁育,丰富人们的食物资源,而其本身也获得更为广泛的生存繁殖。”

如今,杨晓洋每年花在去各地寻找水果的费用接近30万元。以前的积蓄加上平时做科普讲座和公司顾问的报酬,勉强能支付这项开销。未来,他希望能找到一些公司进行合作,进行更大范围的水果科普工作。

杨晓洋说,随着保鲜和运输技术的发展,人们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西瓜、苹果、香蕉、菠萝等水果,但是殊不知,这只是沧海一粟,大自然中其实有几百上千种可以直接食用的原生水果。

杨晓洋介绍,他认为水果猎人的作用有两种,对大众来说,拓展我们的果盘,一方面将当地原生水果进行栽种培育,开发应用,另一方面对国内没有、国外已经产业化的水果进行引入;对植物来说,保育它们的基因、种子资源,延续可能性。

杨晓洋的网名“不乖书生”已经用了很多年。采访中,他笑称自己爱折腾的性格,只能成为科普工作者,而不是科研工作者。在他看来,科普和科研一样重要,“很多植物学家,研究植物,发表完论文就不管了。如果不进行科普,这些植物灭迹了,大家都不会知道。”

红星新闻记者丨潘俊文

编辑丨冯玲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