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方网」
人生在世,离不开“吃喝”,因而逛超市、购物成为生活必需,甚至是不少人的爱好之一,每天都得逛一逛。
很多人在选购商品时,往往单凭生活经验,或者哪个广告打得响买哪个,再看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就加入了购物车。
但你可知,市场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食物不在少数,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套路了。
今天就帮大家揭开一些食物的“真面目”,智慧购物更健康!
01
红糖,不能与“赤砂糖”划等号
红糖是家家户户都会备着的调料,而且很多女性更是喜欢在姨妈期用它冲水喝,暖暖肚子。
但你可知,市面上很多售卖的红糖,原料都是“赤砂糖”。而其实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红糖是以甘蔗、甜菜和原糖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后,直接煮制浓缩形成的糖;赤砂糖则是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糖。由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差别,所以早在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中就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将红糖和赤砂糖予以区分,二者之间不得混同。
选购注意事项:GB/T是红糖的国家标准,而GB/T则是赤砂糖。
02
巧克力:含“代可可脂”的是“假”的
吃甜食能让人心情愉悦,而巧克力更是受到很多人喜爱。
但你吃到的巧克力,都是“真”巧克力吗?只要巧克力的包装上是“代可可脂”字样,不管什么牌子,都不是巧克力。
真正的巧克力含有的应该是“可可脂”——它是以纯可可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但因为产量有限且不易保存,所以价格偏贵。
代可可脂,是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用氢化或非氢化方法制成口感近似于可可脂的配料。它的成本较低,价格不贵,其中还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还会伤害心血管健康。
不只是代可可脂,像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这类物质的摄入越少越好,最好不吃。
看电视时来包薯片、闲聊时嗑嗑瓜子……可谓是人生的一种“享受”。零食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幸福感”,但是选错了零食,却可能增加疾病风险。
03
带这6个字的零食,建议少吃
尤其是以下带有“干、味、派、酥、柳、薯”这6个字的零食,大家看到就要多长个心眼,因为其中各有玄机!
1、带“干”的零食:要谨慎选择
现在脱水果蔬干零食卖得特别火,而且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就有菠萝蜜干、苹果干、香蕉干、秋葵干、地瓜干……
水果干、蔬菜干只能说是一种相对健康的零食,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果蔬干指的是真正的果蔬干,是水果或蔬菜干燥脱水之后,没有额外添加食盐、食用油、糖等添加剂,制作过程一般是风干、烘干,冷冻干燥、晒干等,如柿饼、桂圆干等等。
但是有些“果蔬干”是额外添加糖、油、盐等成分的脱水果蔬干,例如,低温油炸过的果蔬脆片中就含有不少的脂肪。
新鲜果蔬中脂肪的含量通常低于1%,果蔬脆片的脂肪含量可高达10%~20%。再加上干燥后浓缩了大量的糖分,如果吃太多,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这样的脱水果蔬干不属于营养健康的零食。
2、带“味”的零食:糖+香精
典型的代表:香草味饼干、芒果味月饼、草莓味饮料......
现在的食品口味越来越多了,一种食品往往有多种口味。这些食物尝起来有水果味,往往不过是加了一些香精。
例如,水果味饮料是在一定分量的果汁(5%~10%)中加入糖、甜味剂、酸味剂和食用香精调制而成,它的味道主要是由香精调配出来的,其中果汁成分很少,甚至可能一点都不含。
再例如,市面上卖的带水果字样的月饼,其实大都是“冬瓜蓉+食用香精”制成。香精只是一些化学合成物质,并不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糖、脂肪、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多吃没有好处。
这些带“味”字的食品往往还含有很多糖分,容易让人摄入过多的糖和热量。
3、带“派、酥”字
典型代表:苹果派、榴莲酥、花生酥......
各种“派、酥”类食品,都是美味的代言词,要不酥脆可口,要不酥软香甜。因为要产生酥脆香甜的口感,制作过程中必须要加入大量黄油等油脂,不但脂肪含量高,还含有较多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为了调节口感,还需要加入大量糖。
以榴莲酥为例,很多榴莲酥中并没有真正的榴莲成分,多数独特香味只是来自于榴莲香精。就市面上常见的酥类甜点来说,糖、脂肪及能量含量普遍较高,大部分产品的脂肪含量能达到20%-40%,多吃必然有害健康。
除了酥类点心,牛角面包等起酥面包也是重灾区,虽然是口感最好的面包,但脂肪含量一般都在30%左右,不宜多吃,尤其不能给孩子多吃。
此外,蛋黄派、巧克力派、苹果派等名字里带“派”的食品,营养价值高的天然成分比例也较低,而糖、脂肪、香精和多种食品添加剂是它们迷人口感的主要原因。
4、带“柳”的食物
鸡柳、猪柳、牛柳……要注意,它们可能不是真的肉,对于颜色红得不正常、口感嫩得有点奇怪的牛柳,要提高警惕。
同时“炸”的做法,很不健康。速冻后煎炸的牛柳、猪柳、鸡柳等,外面裹了厚厚的面粉,一口下去可能半口以上都是吸了大量油的淀粉,长期吃非但对人体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增加肥胖的风险。
炸得香酥金黄的鸡柳,都是靠面粉吸了超级多的油,也不再是低脂的、更健康的白肉选择。
蟹柳,也就是蟹肉棒,其实不是蟹肉做的,而是一种冷冻鱼糜的「仿生食品」。外层当面的红条也是用食用色素染的色。
猪柳,就是块肉饼。一般都是是猪肉绞碎之后再加工做的。为了口感,甚至会添加肥肉、淀粉等,而不是%的猪肉。
5、带“薯”的零食
超市卖的薯片特别多,各种品牌、各种价位、各种包装,但想买到货真价实的薯片还得好好辨别。
薯片分为“原切”和“合成”的,而合成薯片就是不正宗的薯片。
原切薯片就是直接把土豆切成薄片,加上调料,再经过油炸或烘烤等方式制成的薯片;合成薯片则是马铃薯粉加上其他调料,压成薄片制成,大小统一,口感更酥脆。而市面上不少盒装薯片都是合成薯片。编辑:顾佳伟